等保测评的主要流程,等保级别怎么划分?
等保测评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样的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攻击威胁到大家的信息安全,国家出台了等保测评保障网络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关于等保测评的相关步骤。
等保测评的主要流程
1、筹备阶段:
①确定等保测评的目标和范围。
②组建评估团队,确定评估人员的背景和技能要求。
2、资料收集:
①收集相关的安全策略、规程、技术文档等资料。
②收集系统架构、网络拓扑图、系统配置等信息。
3、现场勘察:
①对待评估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包括系统设备、网络环境等。
②检查系统安全管理和运维情况。
③确认系统中的重要信息资产和关键业务。
4、安全风险评估:
①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进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②评估系统存在的漏洞、弱点以及可能的威胁和风险。
5、等级划分:
①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估结果,对系统进行等级划分。
②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6、缺陷整改:
①提出评估报告,列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和风险。
②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帮助系统改进安全性。
③系统所有者根据评估报告进行相应的安全问题整改。
7、验证评估:
①验证整改后的安全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②对整改后的系统进行再次评估,确认安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
8、编制报告:
①根据评估和验证结果,编制最终的等保测评报告。
②报告中包括系统的安全等级、评估结果、整改情况等信息。
等保级别怎么划分?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以上就是等保测评的主要流程的相关介绍,等保测评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企业的信息安全等级。网络安全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积极做好等保测评是对用户的负责和自身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