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测评三级标准要求,等保测评等级划分标准
等保测评三级标准要求主要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等保测评三级标准要求涵盖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企业在进行等保测评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建设和测评工作。
等保测评三级标准要求
物理安全
机房要求:机房应区域划分为计算机房和监控区,配备电子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机房不应有窗户,并配备专用的气体灭火设备和备用发电机组。
网络安全
系统架构图:应制作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合的系统架构图。
设备配置:网络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应符合规定,例如进行Vlan划分、Qos流量控制、浏览控制等,重要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服务器应进行IP/MAC关联。
审计设备: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和漏洞扫描或防御设备,网络交换机和服务器防火墙的身份识别机制应达到等级保护要求。
服务器安全
身份辨别机制:服务器应具备身份辨别机制、密钥管理机制、网络安全审计机制和病毒防护等。
冗余设计:服务器应具备冗余设计,如双机备份或群集布署,服务器和关键计算机设备应在发布前进行漏洞扫描评定。
等保测评等级划分标准
等保测评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每个级别的具体标准和适用范围如下:
一级(自主保护级):主要适用于对社会影响较小的内部信息系统。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保护内容。
二级(指导保护级):适用于一般企业的信息系统,一旦被破坏会对用户和社会造成有限影响,测评是强制要求。
三级(监督保护级):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金融、能源等行业的信息系统。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会对社会公共秩序和经济活动产生较大影响。
四级(强制保护级):要求由国家进行监督管理,适用于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
五级(专控保护级):最高等级,适用于对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有极其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
等保测评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评级的过程。等保测评三级标准要求覆盖面比较广泛,保障信息系统能够有效防御来自网络空间的各种威胁,等保测评三级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环节、多标准的复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