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安全等保工作要求,二级等保测评内容是什么?
二级安全等保的工作要求主要包括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两大类。企业通过积极做好二级安全等保工作可以全面了解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安全改进提供依据。二级等保测评主要围绕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展开,涵盖管理制度、技术防护、运维保障等多个维度。
二级安全等保工作要求
技术方面:
1.物理安全:物理环境应满足基本的防盗、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等要求。主要设备应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并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2.网络安全:应设置安全审计机制,对网络运行状况、用户行为等进行安全审计。同时,应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实现网络边界的安全隔离和访问控制。
3.主机安全:应确保服务器、工作站等主机设备的安全,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鉴别、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剩余信息保护等。
4.应用安全:应确保业务应用软件、数据库等的安全,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通信完整性保护、软件容错、资源控制等。
5.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管理方面:
1.安全管理制度: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权限,制定安全策略和操作规程,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安全管理机构: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和人员,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
3.人员安全管理:应对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应建立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人员的行为和操作。
4.系统建设管理: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建设符合安全要求,包括系统定级、方案设计、产品采购、软件开发、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等。
5.系统运维管理:应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符合安全要求,包括环境管理、资产管理、介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等。
二级等保测评内容是什么?
技术测评内容
网络安全:评估网络架构的安全性,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和网络安全设备等方面的安全性。重点检查网络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和网络安全事件处置能力。
主机安全:评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方面的安全性。重点检查主机系统的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恶意代码防范能力。
应用安全:评估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安全性。重点检查应用系统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数据安全:评估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安全性。重点检查数据的加密传输、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策略。
管理测评内容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政策、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培训与教育等。测评时需要检查相关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定期评审和更新的机制。
物理与环境安全:对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进行物理安全保护,包括门禁控制、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测评时需检查物理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监控的实施情况。
访问控制: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实施最小权限原则,定期审计用户权限。测评时需检查用户管理、权限分配、访问日志等方面的实施情况。
安全事件管理: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安全事件。测评时需检查安全事件管理流程的有效性及演练情况。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测评时需检查审计记录、审计报告及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级安全等保工作要求涵盖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以及管理要求等多个方面。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敏感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等安全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