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别,等保等级怎么划分?

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别,等保等级怎么划分?

作者:小编 发表时间:2025-04-26 10:21

  二级等保和三级等保是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的两个不同级别,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别都有哪些呢?二级等保和三级等保在应用场景、评定要求、测评内容与工作量、防护能力以及测评时间要求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等保级别时,应根据自身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安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别

  1.应用场景

  ‌二级等保‌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非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等一般信息系统。‌

  三级等保‌适用于地级市以上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重要信息系统,涉及重要领域、重要部门跨省、跨市或全国联网运营的信息系统,如各部委官网等。

  2.评定要求

  ‌二级等保‌的评定是根据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对公众以及国家的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小。

  ‌三级等保‌的评定是根据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对公众以及国家的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大。

  3.测评内容

  ‌二级等保‌的测评内容相对较少,主要包括135项评测项目。

  ‌三级等保‌的测评内容更复杂,设备要求更严格,评测项目更多。

  4.防护能力

  ‌二级等保‌主要要求实现网络访问控制、拨号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三级等保‌在二级等保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网站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5.测评时间

  ‌二级等保‌一般需要每两年进行一次等保测评。

  ‌三级等保‌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测评。

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别.jpg

  等保等级怎么划分?

  1.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

  ‌危害程度‌: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等。‌

       2.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危害程度‌: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县级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

  3.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危害程度‌: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系统。

  4.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危害程度‌: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如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核心系统。

  5.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危害程度‌: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极端重要系统,如涉及国防、重大外交、航天航空等核心子系统。

  以上就是关于二级等保三级等保区别介绍,等保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的危害范围和严重程度,从低到高逐步提升保护要求。跟着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下关于等保二级和三级的相关内容。